声明:本文内容结合个人观点,引用权威资料撰写,请大家知悉。
文/解录片
图/萌萌(取材网络)
不久前,一则关于“某位顶级男星在澳门豪赌输掉10.3亿”的消息瞬间引发网络热议。
据爆料,该男星在澳门永利皇宫的贵宾厅连续赌了七天,不仅把流动资产全部输光,甚至还抵押了豪宅和私人飞机来偿还债务。虽然没有直接点名,但“顶级”“男星”等标签迅速引起了无数人的猜测,周杰伦、黄晓明等当红艺人也无辜“躺枪”。
展开剩余62%3月11日,周杰伦的经纪公司率先对此进行辟谣,声明他的行程与澳门无关,并且私人飞机的记录显示他当时在欧洲。
次日,黄晓明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在福建拍戏时的日落美景,并直接定位“自证清白”,更是在评论区以一句“欢乐豆吗?”幽默地回应了网友的追问,轻松化解了争议。
关于黄晓明的那句“欢乐豆吗?”迅速登上热搜,网友们调侃道:“欢乐豆输十亿也真是离谱。”事实上,早在2024年10月,这一谣言就已以“Z姓男顶流输20亿”的版本传播,此次翻新后依然缺乏实质证据。
我认为,这类扑朔迷离的谣言恰到好处地抓住了公众的好奇心理,利用“顶级”“豪赌”等关键词制造悬念,引导网友“对号入座”。一些自媒体借此迅速吸引流量,同时规避了指名道姓带来的法律风险。即便艺人及时辟谣,谣言的反复传播反而为那些营销号提供了“免费广告”。
不得不说,黄晓明凭借幽默的方式巧妙化解了危机,而周杰伦则通过声明澄清了事实,但个体辟谣终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。要追究恶意传播者的责任。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,谣言与真相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歇。黄晓明的“欢乐豆”不仅是一次机智的公关应对,更是一面镜子,映射出谣言产业链的荒诞。唯有通过法律、技术和公众理性的三重结合,才能让网络空间恢复清明。
发布于:山东省